BOB综合app下载全国服务热线:

18953388586

铜丝母

央媒看四川丨新“材”辈出!看西南小城眉山怎么来实现产业转型

时间: 2024-04-12 23:59:36

作者: BOB综合app下载

   详细介绍

  现在各地都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,如何更好吸引新兴起的产业落地,打造产业集群?记者在四川一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进行了调研。当地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赛道,布局产业链,发展创新链,用短短三年时间,产业规模翻了一番,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。

  普通的铜材料,一吨价格只要几万元,而高纯度铜的价格却要高出几十、上百倍,最贵的高达几百万元一吨。身价陡增的过程中,最核心的环节是“提纯”,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“三酸循环提纯技术”,可以将铜的纯度大幅提升。

  四川华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韦建敏:含铜量要达到99.999%以上,才称之为高纯铜,我们的提纯技术目前能轻松实现量产级的7个9,也就是它的纯度能够达到99.99999%以上。

  同样是金属新材料,这家企业所生产的稀土闪烁晶体,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核医学、高能物理、油田探测等领域。

  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 李威:稀土闪烁晶体的核心原材料是氧化镥,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氧化镥最大的产地,占全球产量的96%,但是从氧化镥变成稀土闪烁晶体所需要的晶体生长技术,我们以往却没有。

  企业经过4年时间自主研发的“闪烁晶体制备技术”,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,将用于肿瘤筛查的先进医学分子影像设备PET-CT机的国产设备成本降低了一半多,企业也被评为“稀土闪烁晶体”的单项冠军企业。

  在眉山,像这样的新能源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0多家,其中不乏有突出贡献的公司、科技领军企业,产业规模突破900亿元。

  眉山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新能源新材料科科长 许舒妤:眉山招引这些新赛道企业的一个前提,因为眉山离成都很近,成都吸附不了的产业、承载不了的产业,部分企业就往成都周边地区布局。

  “成都区位、眉山成本”,作为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”和国家级新区——四川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当地大力推进交通建设、产业协作配套和公共服务共享共建,为企业的市场拓宽提供了便利,成都眉山同城化发展也为企业技术共研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等方面提供了助力。

  “离成都最近”,带来的是同城一体化发展的便利,但在过去,当地却没有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大。如何立足资源、发挥优势,继续来看记者的调研。

  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经济与信息化局局长 许旺:最困难的时候,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家具企业,处于停产歇业状态,产业工人也从最多的5000多人,下降至1800多人,日化企业也处于亏损,被迫停产,甚至无法负担后续工业废料的处理费用。

  那时彭山经开区发展面临的困境,也是眉山全市的一个缩影。从2016年到2020年,当地工业占比连续下跌,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低端制造和粗加工,发展动能不足,当地政府分析自身优势,开始转变思路、寻找机遇。

  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新能源新材料科科长 许舒妤:我们化工基础比较好,有三个化工园区,我们在最开始就具备了承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条件,还有制造业往中西部转移的这样一个机遇。我们最终选择了新能源新材料这个产业高质量发展,重点发展的四个领域是锂电、晶硅光伏、化工新材料、金属新材料。

  彭山经开区也成了眉山最早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突破的园区,当地努力改善营商环境,为公司可以提供“保姆式一站服务”,建立园区和企业间的“直通车”,争取各级利好政策加快落地兑现,2022年,这里创下四川全省最快重点项目用地报批纪录,从企业洽谈到完成土地报批仅仅用时37天。

  在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下,短短两年眉山就招引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。2023年,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多元,比2020年翻了近6倍,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值规模就占到了103亿元。

  四川彭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开强:2023年我们平均每个月实现竣工一个重大制造业项目,我们现在已经落户企业85家,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的企业有61家,锂电池及材料总投资达到了360亿元,基本上能轻松实现不出两公里就可以生产出一块锂电池。

  两年来,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。这家太阳能电池片企业2023年落户眉山,仅200天就建成厂房产线实现投产。记者看到,一张张硅片被装入容器,通过自动搬运机器人送往全自动生产线,仅仅四小时之后,一片厚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异质结电池片就诞生了。

  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 汤安民:我们最终选择眉山,是因为这边位于成眉乐千亿光伏产业链的一个中心,包括整个产业链也非常完善,还有很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这边落地。自从我们落地这边以后,整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得到了很大下降。

  近两年,眉山新能源新材料公司数和规模分别以每年7%和25%以上的增幅迅速增加,起跑之后,当地深化创新驱动,集聚更多优质创新资源,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更大。

  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君:目前与国内的12所高校,在新能源、新材料这两个板块,开展了46个课题。

  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技术创新科科长 沈括:我们公司进行产品的研发,或者是对公司创新平台的能力提升,所有的相关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,鼓励公司进行自己的研发能力的提升。

  近两年,眉山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连续稳居四川省首位,有国省级创新平台103个。眼下,当地正加快培育发展中试产业,探索“成都研发+眉山转化”的模式,进一步支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计划到2027年,当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。